第四百八十四章 原来刘老师是大牛!(2/5)
凭借这个大奖,他于第二年被保送至津门试验中心学理科实验班。
2000年,他考入津门师范大学。大学期间,他继续参加驾驶学科竞赛。
2004年,大学毕业的他放弃保送研究生和进入大型公司工作的机会,接受母校邀请,回到了津门市学与行培训中心教书,担任驾驶学科竞赛的教练。
“竞赛班的工作是繁重而紧张的。”谈起工作,刘红林感慨地说。
2004年暑假,虽然还没有正式办理进入津门市学与行培训中心工作的手续,但刘红林已经全身心投入到驾驶学科竞赛辅导工作中。
没有休假,没有周末,整整一个半月,他每天至少有12小时在校。
他说,每天早晨一踏进校门,就感觉自己像一只上足了发条的闹钟,干劲十足。
“自己做竞赛题,与教学生做竞赛题,完全是两码事。”这是刘红林从业初期最深的感触。
他说,要做好竞赛辅导工作,不仅自己要会做题,更重要的是要想办法让学生理解自己的解题思路,这就需要准备很多相关资料,以便学生无法理解时,可以“旁敲侧击”让学生明白。
为了上好竞赛课,刘红林总是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备课、收集资料。
辛勤的付出,终于换来了回报。
2005年,刘红林辅导的第一届竞赛学生中有3人获得全国联赛一等奖,获得保送生资格,分别被保送至水木大学、沪上交通大学、津门大学。
令人惊喜的是,在2006年全国驾驶学科联赛中,津门市学与行培训中心有14名学生获得一等奖,创历史最高纪录。
其中,大部分学生因驾驶学科竞赛中的优异表现,获得高校自主招生加分、降分录取优惠。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