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摩托车发动机过热故障排查(2/5)
“从内燃机原理上分析,摩托车发动机工作时,各运动件产生相对运动,尤其是高速运转的摩擦副零件,如:
活塞与气缸筒、变速器主副齿轮、凸轮轴与其衬套(或轴承)以及气门摇臂与气门杆等零件之间,必然会产生摩擦。
这不仅会加速发动机的表面磨损,而且由于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可能会造成零件表面的烧蚀,影响这些运动件的正常使用。
因此,为保证发动机能正常而可靠地运转,必须对运动件表面加以合理的润滑。
说得确切一点,摩擦副表面的润滑油必须带有一定的压力,即附有韧性的油膜,以减小摩擦阻力,从而达到降低功率损耗,减轻零件磨损的目的。
四行程发动机通常采用压力润滑和飞溅润滑的结合方式,该机构利用机油泵从曲轴箱的油底壳,经机油滤清器滤网抽吸干净的机油,由机油泵通过各油路压力输送到需要润滑的部位,润滑油因重力作用,再次返回油底壳。
这种循环往复的润滑,就是压力输送式润滑。
转子式机油泵的主动内转子和从动的外转子都装在油泵壳体内。
内转子固定在主动轴上,外转子在油泵壳体内可自由转动,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偏心距。
当内转子转到任何角度时,内、外转子每个齿的齿形齿廓线上总能互相成点接触。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