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第二九一章 最后的闹剧(十七)(1/5)

目录

也正是因为李欗想要“创造这个条件”。

所以也注定了,这种基建道路的修筑,资本并不肯来。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

既是要“创造”这个条件。

那么,显然,这个条件还并不具备,否则为什么要创造呢?

既是这个条件并不具备,所以铁路途经的肯定于此时都算是“蛮荒之地”,即便不算,那也肯定是人口稀少、交通不便。

所以,短期之内,无利可图。

而等着创造了这个条件后,十年二十年后大抵是有利可图的。

但,一般来说,资本又不会主动谋划十年二十年后的事。

所以,大顺修路搞基建的问题,就变得非常麻烦。

比如说。

刘钰重整当初吴王的运盐河、亦或者从武夷山连接闽江的运河等等,这些倒是真不缺资本。因为有利可图,商人当然愿意投资,回报率总的来说是不低的。

而这些地方,说白了,你就是把铁路、运河建起来一堆,仍旧解决不了大顺最大的问题,也即是无法解决百姓迁徙到伊犁、黑龙江畔的问题。

也即是说,从整个国家的层面。

需要基建的地方,筹不到社会资本。

很容易筹到社会资本的地方,又……倒不是说没用,而是说站在大顺这个国家的层面来看,意义不很巨大。

理想化来说,最好是如修大运河一样,以国家财政和劳役来解决。如果能变革税制,搞募役法,以钱雇役,那自然最好。

但实际上这也并不现实。

现在大顺朝廷的财政收入,比起二三十年前,算上内帑什么的,肯定是高许多。

但同样的,大顺的财政支出,也水涨船高。而且,很多财政支出是不能砍的。

比如说,海军、水手退役注册补贴金、服役期满去南大洋授田、海外驻军、印度驻军、对印的征服等等。

此外,还有个修黄河的大头支出。挖河道,固然说移民迁徙什么的才是真正的难题,但也不是说解决了移民迁徙什么的,挖河道就不用花钱了。

不需要“创造”那种条件的地方,靠无形之手,可以解决问题——无所谓重复建设、无序发展什么的,英国运河铁路问题,就是这么无序重复搞的,有人破产有人赚就是了。暂时这种资本主义的周期性问题,还不至于在大顺带来大麻烦。

而必须要“创造”那种条件的地方,靠无形之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已经有条件的地方,又不是大顺真正头疼的地方;没条件的地方,才是李欗需要琢磨着创造条件,让资本抓人过去垦殖的地方。

哪怕说,这个资本的持有者是朝廷自己、哪怕说搞迁徙过去继续小农家庭农场。

但运输问题不解决,在帝国已经到了前蒸汽时代的扩张极限的状态下,连征税都是个问题,也就根本不可能完成移民——垦殖——征税——再移民的循环。

说到底。

大顺走到这一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的暗黑精灵 药师种田:娘子,超凶的 万界次元交流议会 穿书之恶毒女配是团宠 如若我不是我 关于我总是被越级挑战这件事 以他为名的荣耀 钱国富发财记 带着系统到后周 夜长道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