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第二五八章 分歧(三)(2/5)

目录

支持工商,还是为了自身统治。

皇帝又不是不知道移民的事,也不是不知道刘玉对于工商业和农业的态度,更很清楚刘玉和古儒一派在“非农业能否容纳足够的人口”这个问题上的分歧争论。

现在皇帝这样问,无非还是对未来的信心不足。

实学派的很多人,对刘玉描绘的未来,信心十足,源于他们投入到了变革中的实践中去了。劳动、战争、探索,这加深了他们对于那种“工商业可以容纳足够多的人口”的世界有更深的理解。

而皇帝,终究还是没有参与到新时代曙光下的社会劳动中,对于社会的理解,还是雾里开花的状态。

皇帝所问的问题,又提到了松苏、山东地区的移民过程,意思倒也很明确。

他相信这些先发地区,大约可以完成改革,工商业继续发展,容纳足够的人口就业。

但是,连这些先发地区——垄断海外贸易、拥有海运优势、迁民走海容易、经济相对最发达、工商业发展底子很好先发地区——依旧需要依靠大规模的向外移民,才能解决一些问题。

那如河南、湖北、湖南等腹地,真的有未来吗?或者说,真的有那种工商业发展而容纳足够人口的未来吗?

交通不便,就摆在那。海运,现在是物流成本最低的运输方式,此时没有之一,也是大宗货物最方便的运输方式,更是这个时代损耗最小的运输方式。

无防盗

迁民空间不足,也摆在这。陕西最起码还可以垦蒙、西域。而如湖南、河南、湖北、安徽等腹地地区,周边省份的人口密度未必比他们低,他们又能往哪迁?

市场不足,这个问题更严峻。先发地区自身的原材料,加上海洋运输的原材料,几乎可以满足整个世界市场的需求。

似乎,这些也可以归于土地问题。土地不足,使得内部几乎没有什么市场,至少是非常狭小的。而本土的手工业过于发达,土地不足逼迫下的小农经济牢固无比——这就是逼出来的,耕地多的如北美,也不是没有家庭羊毛纺织业,但最终被冲垮的过程并不是到难以忍受的剧痛的程度。以至于垮掉之后,在反英运动中,才出现了鼓励“男耕女织、不用英国布”的运动形式——而耕地不足的内地,自耕农以下的,显然拿不出足够的粮食去交换布匹等,只能选择男耕女织的形式。

甚至于,我知道新的宽幅布,真漂亮、也好看、裁衣服也简单。可是,我买不起啊,又不能光腚,没办法,只能自己家种点棉花,让老婆在家里把棉花纺成纱线自己织布以遮羞。

说到底,大顺是个传统的封建帝国。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的暗黑精灵 药师种田:娘子,超凶的 万界次元交流议会 穿书之恶毒女配是团宠 如若我不是我 关于我总是被越级挑战这件事 以他为名的荣耀 钱国富发财记 带着系统到后周 夜长道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