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章 死与复仇(三一)(4/5)
但是。
如老马所:在这个阶段,各国间的竞争尽可能通过关税率、禁令和各种条约来消除,但归根到底竞争者们的斗争还是靠战争(特别是海战)来进行和解决的
此时,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毁灭,与之前已经毁灭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毁灭,遵从同样的逻辑。
历史上,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毁灭,本质是因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力量的提升,对妨碍了工业发展和影响市场的东印度公司,让他去死吧。
而现在,英国的工业革命并未爆发、工业力量尚未提升,便要遵循老马说的现阶段的原理。
即各国通过关税税率、禁令、条约,以及海战、战争来解决问题。
大顺遵循了这样的规律,派出了舰队,来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条约以一种王党这群人设想的方式达成,那么这场战争,实际上,不是中英之战。
而是,大顺和英国东印度公司之战。或者说,是大顺西洋贸易公司,和英国东印度公司之战。
原本需要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才能推倒和毁灭的英国东印度公司,被大顺以符合这个时代原理的战争给毁灭了。
东印度公司已死。
也就意味着,英国国内最反对大顺贸易的一群人,丧失了政治力量。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破产的东印度公司,自然没有力量。
他们的反对,就是个屁。而且他们的反对,只会引起整个英国的恐慌:难道让整个英国出力,帮着东印度公司打回印度、打到马六甲,重新夺回东印度公司的好望角以东贸易独家专营权?
只要大顺这边的要求不太过分,那么实际上,就是组成了一个“英国商人和中国商人的同盟,瓜分了东印度公司的财产”。
大顺商人,得到的那一份,是把商品从松江运到伦敦的利润。
而其余英国商人,早就眼红于东印度公司垄断的贸易品利润,他们得到的,是把商品从伦敦运到各个殖民地的利润。
正所谓,吃独食、拉黑屎。不能吃独食。
大顺商人要是说,我既想要把从松江运到伦敦的利润、还想要把商品从伦敦运到各个殖民地的利润。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