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五章 多歧路,今安在(四)(2/5)
孩子则不同。
经过皮鞭、棍棒、呵斥、饥饿等方式,他们很快就会如同一部蒸汽机一样,伴随着钟声指令,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离开、什么时候才能吃饭。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余的原因,到倒并不是大顺这边的主要原因。
孟松麓对这件事,就不知道该怎么评价,然后现在就麻木了,全然习以为常。
不管怎么说,刘钰在松苏折腾了这些年,弃婴和溺婴的数量倒是明显减少。
尤其是从事纺织业的女子,实际上有利可图,故而这几年弃婴溺婴数不断减少。
松江府有法令,或者说,是妥协后的法令:女子做工工资的一半,将发给家长、父母、公婆,而不是全部发给女子。
这样一道法令,既增加了女性的就业数量,也减少了松苏地区的溺杀女婴情况。
至于童工,也差毬不多。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新学教育的,资源有限,相对来说伴随着资本织机下乡,反倒是周边一些自耕农配新织机的农村地区,新学普及率相对更高一些。
而且一些地方甚至兴起了女校,但主要原因是,新型的提花机的女工学堂,强制要求一定的识字量,否则是不颁给新型提花机的。
就如同当初孟松麓和权哲身初见时候一样,权哲身面对着上海的繁华,能够对着看到的倒毙之尸吟诗一首以悲怀,而此时的孟松麓连停下来给那个翻垃圾箱找吃的的孩子都没多看几眼。
习以为常已经默默变为了理所当然。
然而正当他以为这一切都很正常的时候,远处一群巡逻队的人冲过来把那个翻垃圾箱的孩子抓住,警告道:“过些日子圣天子南巡,你回去告诉你们一样的,这几日速去恶童教习所。五日之后,若还在闲逛,游手好闲,见一次,打一次!滚!”
那孩子撒丫子就跑,孟松麓皱了皱眉,也没多管,便推门进了富丽堂皇的大顺圣天子特许北纬46度以北诸贸易垄断专营商会,也就是俗称鲸海公司的总部。
大概是因为马上就要起航的原因,内部很忙,嗡嗡的声音都是诸如“今年的酒多装一些”、“最好和西班牙人走洋流的大船错开时间”之类的问题。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