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第六四零章 南洋印度贸易区(中)(1/5)

目录

这些都是单纯的、自由贸易意义上的纯粹商业问题。

包括战争导致的供小于求的涨价、英法争夺印度导致的大顺趁虚而入垄断一些商品的销售等等。

在纯粹商业问题外,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地方。

那就是对南洋的统治,大顺与荷兰的统治成本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明确一点:

东南亚,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不是荷兰政府的。

南洋,是大顺朝廷的,不是大顺西洋贸易公司的。

由此才衍生出了诸多的差异。

荷兰人在东南亚的统治,一切为了垄断,一切为了利润。

大顺在南洋的统治,垄断,只是统治的副产品。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南洋的垄断,是要公司全额承担成本的。

大顺在南洋的垄断,作为统治的副产品,是有一部分国家财政支撑的。

而这部分财政支撑的海军、驻军、归义军、陆战队,不是为了南洋而专门设置的,是将来夺取印度、皇帝想收印度的土地税的副产品。

现在闲着也是闲着还得发军饷,顺便就暴力垄断了。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非公司雇员,VOC不欢迎他们来东南亚。

来干啥?来当私商,分走公司的利润?来当走私贩子?

东南亚是公司的,不是荷兰政府的。

所以巴达维亚的糖厂甘蔗园,八成是华人在干;各个岛屿之间的贸易,八成是华人在做;公司与土著之间的中介,八成是华人在当。

荷兰非公司员工控诉巴达维亚总督对华人太好而对本国人民太差,又不是没发生过的魔幻事件。

本族人口不足,中间阶层的媒介又被多加提防,这本身就是个极大增加统治成本的要素。

南洋是大顺的,不是大顺西洋贸易公司的。

大顺朝廷是鼓励百姓下南洋的,不然留在内地,人地矛盾,准备让好容易无害偶像化的铲平王,再出人间化身?

赶紧滚去南洋,去的越多越好,只要能去,啥政策都给,反正政策不花钱。

本族人口巨量,基本控制着经济中间环节和上层环节,统治成本就比荷兰人低得多。

荷兰的私商,有能力把货运到欧洲去销售。

大顺的私商,只能去大顺国内卖,资本雄厚的大公司在欧洲尚且站不住脚,私商凭什么去欧洲卖货。

荷兰东印度公司,重要的利润来源就是南洋。

大顺的西洋贸易公司,南洋只是个普通的货源地,论价值都比不上茶丝。

荷兰东印度公司,要以严苛的手段,控制丁香之类的产量,确保价格。因为资本不厚,只能增加单位利润。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的暗黑精灵 药师种田:娘子,超凶的 万界次元交流议会 穿书之恶毒女配是团宠 如若我不是我 关于我总是被越级挑战这件事 以他为名的荣耀 钱国富发财记 带着系统到后周 夜长道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