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坛先河(2/5)
云芮喟瑟笑道:“我看泉时,看到水里倒影,然后一抬头就看到了!
而且爷爷,"云芮又转与云意道:“我告诉你,从挂了陛下御笔的那一面进亭子看画跟别处都不同。别处看紫藤就是紫藤,只在那一处看紫藤会似被风吹起来一样在动!
云芮年岁虽说不大,但因家学渊源,很有些审美意识。
众人间言不免好奇,连元维都忍不住问道:“会动?
谢尚想起早晨看画时的那一刻恍惚,笑回道:"是有些身临其境之感!
易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画的观感也不同
在他看来这一架紫媵都是红枣对他的缠绵爱意,在芮儿这个孩子眼里,则是清风拂过时花枝的轻摆摇
所以这画在其他人眼里什么样?谢尚忽然很想知道。
饶是每个人心里都揣着对八角亭天花上紫藤画的好奇,但在入亭前都不急不趋地先与亭门前挂着的弘德帝御笔作揖,然后又人均三句地套路了一回“陛下仁德天恩”方才鱼贯入亭。
“元爷爷,这里,就是这里!
站在云芮热心指点的地方,元维一言仰头看去。
迎面便是一大嘟噜紫藤花球,累累的蝶形花瓣抱集成团,由下往上看去真似一族紫藤花悬于头顶,而四周的花球则随着远近而渐渐倾斜—一想来就是云芮嘴里说的风吹起来的样子。
“坚圣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善画山水的元维笑道:“原来将山水技法用在屋顶天花会有这样的观感!
精妙!这心思委实精妙!
元维引的是南朝宗炳在《画山水序》中的原话
谢尚虽喜花鸟不爱山水,但基本的道理技法还是知道的。闻言豁然开朗,心道:可不就是“近大远刂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