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成皇储

第九百九十四章 环保(1)(3/5)

目录

“想必也是。”雅尼克轻叹了口气,不禁想起后世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如此描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德国鲁尔区。“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从18世纪下半叶起,经过整个19世纪到20世纪初,首先是英国,而后是欧洲其他国家相继经历和实现了工业革命,最终建立以煤炭、冶金、化工等为基础的工业生产体系。而煤的大规模开采并燃用,在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时,也必然会释放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的污染物质;这些国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烟雾腾腾的城镇,烟雾中毒事件,河流污染等等恶性情况。

随着工业化的扩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西方国家煤的产量和消耗量逐年上升。据估算,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和家庭燃烧所释放的二氧化硫每年高达几千万吨,其中三分之二是由燃煤产生的。而到了二战结束后,世界经济由战后恢复转入发展时期。西方大国竟相发展经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高速持续增长,一方面带来了资源和原料的大量需求和消耗,另一方面使得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的大量废弃物排向土壤、河流和大气之中,最终造成环境污染的大爆发,使世界环境污染危机进一步加重。

1962年12月发生了导致156人死亡的“鲁尔工业区雾霾事件”。当时鲁尔工业区首次出现严重雾霾,部分地区空气2浓度高达5000微克/立方米(后世世界卫生组织的空气质量标准是25微克/立方米),当地居民呼吸道疾病、心脏疾病和癌症等发病率明显上升。虽然鲁尔工业区所在的北威州州政府颁布《雾霾法令》,但迫于经济利益和保障就业的压力,污染限值设定较宽松。

当时最受企业界追捧的“环保措施”是“高烟囱”政策,即把烟囱加高到300米,降低低层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此举虽然有效降低了鲁尔工业区大气污染的数据,但带来了更严重的后果。半个欧洲为此遭受酸雨之苦,导致农作物减产、鱼类死亡,危及饮用水安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开局出生在庆余年 从零开始打造大海 秦夫人开诊了 诡迷风暴 娘娘是武帝 逃离游戏诸天 本猫可是帮主大人 武道名人堂 三界第一奇葩逆袭记 我在诸天为祖国事业添砖加瓦
website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