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以战养战(上)(2/5)
霍同宇的这封信最后辗转送到袁袭手中的时候倒是让对方和薛洋相视而笑,不过也看出了这位县丞的那种为难的处境,不过不论是袁袭还是薛洋从来都没有指望过这位名义上的师兄。
但是在此时,在霍同宇发布捷报的同时,薛洋留在县城内的募兵处也开始广泛对外宣传黄泥镇和楼牌大战的结果。号召全县百姓携手跟随薛洋一起共同打击境内山贼盗匪,为太湖县的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力量。原本这只是一场宣传,毕竟在薛洋的认知中,太湖县不管怎样算得上太平很多年了,百姓承平已久之后对于打仗没有太多的信心,所以县城的募兵处与其说是募兵处还不如说是薛洋放在县城的一个宣传点,就是防止在县衙不愿意出面宣传薛洋的战绩的时候自己动手。但是没想到的是这两战却给了太湖百姓极大的信心,尤其是在县衙的报捷文告出来之后,得知募兵处宣传的确系真实无误之后,不断有人前往募兵处询问募兵的条件,那眼睛中的跃跃欲试也让留守的几名陈家家丁感到自己这些天的辛苦没有白费。而在随后几天时间内,县城募兵处还真的招到了十几名合格的兵员,这些人被匆匆送到天柱山薛洋的大队本部。
不过这时候的薛洋本部已经从打下楼牌之后的不到七十人扩充到了两百多人。楼牌一战之后袁袭故技重施,将过江楼在楼牌镇控制的资产全部查封带走,粮食除了留下一半作为军粮其他的全部发了出去,再加上分发出去的一千多亩良田和数百亩山地,楼牌百姓对于这位年轻的县尉大人崇拜之情变得异常炙热。而且和黄泥镇不同,楼牌镇处在丘陵内,山民众多,比起平原地带的百姓这里的人对于参军的热情更高,所以虽然楼牌镇的人口数量比不得黄泥镇,但是袁袭却在分发田地之余一边宣传自己写出来的歌谣一边安排人手宣传扩军,短时间内就招到了五十多人。要知道这还是只是楼牌镇没有去下属的乡村,这一幕也让薛洋喜出望外,在带着大量的物资回到天柱山佛光寺别庄和陈潇潇等汇合之后,将此前从舒州带出来的三十多家丁加上两地招募而来的八十多万全部编入正军当中,并且初次打出了自己的旗号。
“舒州军,主公啊,这要是让林度父子知道你直接用舒州军的旗号,估计脸都会气绿的。”袁袭见到别庄前方的空地中央那高高飘扬的黑底白字的军旗也是忍不住发笑。
“估计他此时是顾不上我这条漏网之鱼了。”薛洋摇了摇头,笑道:“舒州军至少能够让我等出兵岳西其他两县的时候师出有名,不至于僭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