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留学生(2/5)
……
张子健中午吃过饭后开车来到机场,当年机场还不叫太平国际机场,而是叫闫家岗机场,一九九八年才改名。
机场停车场非常空旷,没有多少车,私家车更是少见。
在机场接机大厅意外地碰到了冰城工业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一询问才知道原来是学校国际学院老师。
一个姓赵的年轻男老师助教只会说简单俄语,所以还有俄语系三年级两个女生做翻译同行,估计是学生会的。
他们是来接机的,据说今天这一个航班有两个人要到冰城工业大学学习,是学校之间交流生,都是俄国学校学生,两人都是女孩子,一个是伊尔库茨克大学,叫冬妮娅,另外一个叫卓娅,是莫斯科大学的。
张子健与他们闲聊起来,他在学校虽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也算是知名人士,一是学习成绩好,二是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为学校增了光受到通报表扬。
通过闲聊知道学校现在很重视留学生招收工作,尤其是俄国和独联体东欧等国家,因为有传统和地域优势。
冰城工业大学始建于一九二零年,当时校名为“冰城中俄工业学校”,一九三八学校改名为冰城工业大学。
期间经历了俄国中东铁路管理,东瀛侵略者管理,中苏两国政府共同管理,中国自己管理,在此期间与俄国的联系不断,是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院校,后来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改革开放后国内各个知名大学都努力争取学校建设发展能更上一层楼,这关系到国家能下拨更多的经费,招收更多的学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