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冰城(1/5)
两个小时后终于进入市区,很快到了火车站,竟然没有感到疲劳,也没有心跳紧张和慌乱无措。
将自行车存在火车站广场上的存车点后,在广场附近的商店花五角钱买了一个大编织袋,顺手将装钱的帆布包扔进去。
然后到车站售票厅,此时已经快下午五点钟了,售票厅内没有几个人。
滨城火车站坐火车的人不多,因为滨城位于辽东半岛端部,是火车的终点站,因此火车票很好买。
当年火车票价格相对于当时普通人的收入来说不算低,滨城到冰城火车只有一趟列车,坐票十五元,一般人的平均月收入大约一百元左右,占比十分之一还多。
第一代身份证自一九八五年以来陆续在全国各地办理完成,此时买票没有实名制,不用出示身份证,也没有监控探头,更没有自动售票和网络售票。
说起身份证来还是很方便的,在八十年代前,出门也没有身份证,只能是开介绍信,就像古时候的路条或路引一般,如果没有单位介绍信,出门在外寸步难行,所以那个年代有很多特有的名词,譬如“盲流”和“收容遣送”,由此产生很多社会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固守乡土的人们有了频繁流动的需要,国内封闭的管理模式开始动摇。
张子健买好滨城到冰城的火车坐票,晚上六点半发车,第二天早上八点半到站,大约十四个小时,二十多年后高铁列车只需要四个小时。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