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最不能随军之人(2/5)
很多时候,用两三千人打下一座城市,牺牲最多几百人,但是若百姓不配合,袭扰或者作为内应帮助敌军偷袭,那么说不定会造成重大的伤亡,甚至导致战败。
当然,‘百姓’在春秋时期,本来指的是士族,而不是黎民百姓。那是一个百姓根本没有姓氏的时代。所谓降低四州百姓的抵抗,其实也是指这些世家大族,士绅土豪。毕竟他们,都是既得利益者。通过支持袁绍,不少子弟出仕,家族生意得到扩大,若换人,那么第一个利益受到损害的,也是这些人。
“百姓啊……原来如此……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士林周报》里面,就刊登了不少徐州的官员,在投降之后,几乎都能保留官职,甚至才能不错的,还能得到升迁。”荀攸似乎想起了这件事情,显然,她也很清楚王庸所谓的‘百姓’是什么意思。
{();} (ex){} “对,有才能的升迁,没有才能的也升迁,看,朝廷对待忠诚的官员,还是很厚道的!”王庸缓缓说道。
“这应该是我说的台词!”曹操调侃道。
“有才能的升迁我懂,可没有才能的……莫非是……”荀攸有些疑惑,随即想到什么。
“是的,有才能的酌情提拔。没有才能的明升实降,大汉虽然还是很缺乏人才,但也不是给人混日子的地方。”曹操回道。
就说有一批,去年考核不通过的,直接派去西凉那边援助边疆去了。身份都提了提,县丞提拔为县令,县令提拔为郡守,甚至是刺史从官,问题是在西凉那种苦寒之地,要么硬着头皮去上任,要么自动请辞,大家都清楚,自己应该怎么选择。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