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他的世界(1/3)(2/5)
正是耕耘播种的季节,处处充满着生机与希望。
一台开沟机正在隆隆运作,成群的鸟儿在田里觅食,不远处田埂上“绿色标准示范种植基地”的标牌在开阔的田野里格外显眼。
“现在,春天水里有蝌蚪,夏天能听到蛙鸣。农田土地不再板结,蚯蚓翻开土就能看得到。这样的土地种出来的水稻,怎么样都好吃。”最早推广种植仙茗大米水稻的普诚县农民们说道。
经过几年的推广,嘉谷既让水稻生长回归到清新环境,也让生态种植的理念深入人心。
“田里生态好,鸟儿都飞回来了。”老农民们欣慰地笑着道。
经过几年的摸索,仙茗大米的生态化种植模式已经成熟。在水稻培植和生长期的每一个环节,嘉谷都能根据季节、时序变换,坚持低碳式种植、物理式植增保、全程精准化管理。
“这片田里种植的是红花草。”谢开济告诉前来视察春耕的齐政道,这个示范基地连续2年实行水稻绿肥(红花草)轮作休耕,将用地与养地结合,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春耕前,红花草绿肥将耕翻还田,以亩产鲜草一千公斤计算,相当于替代十几公斤的尿素,加上鲜草还田,大大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谢开济指着田边的一丛草对齐政介绍,这是香根草,是专门种植来防治大螟、二化螟等害虫的。“这些钻蛀性害虫一旦钻进水稻茎秆,水稻很快就枯萎了。但是香根草的味道对这些害虫有很强的诱惑性,田里的水稻螟虫就少了。”
休耕种植绿肥、生物防护灭虫、稻鸭共作……嘉谷自有的示范基地将绿色生产贯彻到底,并向全市推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