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光明之屋(上)(2/5)
在分裂期间很多方案被提出来讨论,却没有一个看着有希望,西吉蒙德被认为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皇帝,会说多国语言,却热衷参加马上标枪的骑士比赛。
15世纪拜占庭帝国还在苟延残喘,但除了一些港口城市外,几乎已经被奥斯曼帝国占领了,拜占庭帝国还要向西方求救。
失去了君士坦丁堡、失去了拜占庭帝国缓冲,有人传说匈牙利的名字源自于阿提拉和他率领的匈奴人,是不是真的不重要,匈牙利本就是马扎尔人建立的,13世纪时他们曾遭到蒙古金帐汗国的攻击,这才与西欧其他文明联系密切起来。
这次匈牙利成为抗击蒙古的最前线,这道屏障如果被突破了,欧洲又将被劫掠,恐怖气氛不亚于“上帝之鞭”阿提拉,这种情况下谁还有心情“文治”。
这些情况促进了大量的阅读需求,古登堡有什么理由不印刷《圣经》呢?
活字印刷术并不适合象形字为主的中文,却很适合拉丁文、德文等。古登堡不仅要求效率,还要求印刷出来的书比手抄本还要整齐,价格低、产量大,由于皮纸价格高昂,为了节省成本,古登堡将别人不要的旧书用来装订新书。
这些书里不全是圣经,神学院不仅仅是研究圣经,他们还会翻译荷马、苏格拉底等古希腊文人的作品。古登堡首先是个商人,然后才是文化的推动者,而且他还没有记账或者有记账的习惯,但账册失窃的问题。
他印刷了什么无人知晓,知道秘密的人也不会说。
这时大主教已经祝圣完毕,他转身来到了乔治安娜的面前,他用一种很复杂的眼神看着她。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